close

又再看了一次《拜訪森林》(當然是百老匯原班人馬版),
我明白當年看得太淺了。

若要用一個詞形容它,就是compassion,是仁慈。

在讀下去之前,先老實認真地看一遍《拜訪森林》,
看劇本也可以,但絕對不是迪士尼的《魔法黑森林》。

《拜訪森林》到底在說什麼?

Into the Woods分為兩幕,
第一幕是三個交織的童話故事,以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結束;
第二幕在幸福快樂的日子之後,主角們迎來巨大浩劫,重新領悟了人生(而非故事)的道理。

我提出三個問題,從中解剖《拜訪森林》,到底在說什麼。

1. 那片森林到底是什麼?

2. 旁白是什麼玩意兒?

3. 為什麼孩子是願望?

在這之前先總結兩幕:第一幕是孩子,第二幕是大人。

 

1. 那片森林到底是什麼?

第一幕,角色們為了達成心願(參加舞會)、討口飯吃(賣牛)、完成夢想(生孩子),或只不過是送幾條麵包給奶奶,而選擇走進森林。

「孩子」的第一幕中,森林就是「舒適圈」以外的世界,我們去冒險、去尋找,藉以得到我們想要的人生。

第二幕,角色們再次進入森林,但這次不再是他們的選擇,他們也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闖入;
反之,他們的家被莫名其妙的巨人一腳踩扁了,他們無處可去,只好進入森林,
不管是去找巨人(傑克)、尋找新的家(小紅帽)、或逃跑(皇室),
大家都被逼入了「森林」,這片巨大的森林,就是「大人」的「現實世界」。

整齣戲中對the woods著墨最深的莫過於老婆在森林中和王子邂逅之後的「片刻說」:
這片森林的存在,就是為了要讓我們只能「擇一(or)」的人生中,也有「兼得(and)」的片刻。
乍聽之下很像及時行樂、去道德化的空間,然而,
大人的現實世界,就是一個及時行樂、去道德化的空間無誤。

聽起來很怪嗎?
難道我稱第一幕為「孩子」、第二幕為「大人」,
不就是因為角色們在第二幕中被迫承受他們在第一幕做出決定的「後果」,
他們「擔起責任」,這道德感還不夠嗎?

誰擔起責任了?
那些死在巨人腳下的人們,做錯了什麼事情,「所以」死了嗎?並非。
那些活下來的人們,因為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,「所以」生存了嗎?也沒有。
但他們沒有付出代價嗎?他們確實付出代價了,
就如同no one is alone所言:
you move just a finger, / say the slightest word, / something's bound to linger, / be heard.
所做的一切都有後果,但那些後果並不一定會如你想像般的影響你。

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道理──沒什麼道理,
隨時可能死去、並沒有公正無私的神主掌因果的世界。

而最後──即便如此──在第二幕的最後,所有人還是打起精神唱了:
INTO THE WOODS。去吧,去這樣的世界裡闖蕩吧,
即便如此還是去尋找那個happily ever after,還是去I wish。

既然這片森林是去道德化的現實世界,
那為什麼那個麵包師傅主角還是要回頭找自己的孩子,
還是要去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呢?
這就來到第二個問題了。
(先提示:解答在No More這首歌中,這首歌至今仍是為何我如此痛恨《魔法黑森林》的原因第一名。)

 

2. 旁白是什麼玩意兒?

表面上看來,旁白就是故事中給予人們「教化意義」的道德邏輯的代表。

第一幕中,旁白主宰故事的行進,好人有好結果、壞人有壞下場,
非常合理、非常舒服、非常具有教育意義。

第二幕中,旁白掛了,角色們開始在故事中漫無目的的亂闖,
不管是侍衛把傑克老媽給殺了、長髮公主被踩爆、又或是麵包師的老婆跟王子纏綿
這些不倫不類讓人搞不清楚有何意義的情節,都在旁白死亡後瘋狂展開。

但是No More這首歌中,旁白回來了──他就是那位「神秘人」,
他曾經在第一幕裡暗中幫助主角們達到那個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結局,
他就是麵包師傅的「父親」。乍看之下沒什麼必要,但其實非常之必要,
這是整個故事中最重要的線索──父親,或說,父母。

在孩子的世界裡,父母就是旁白,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真理──
「不准說謊」、「不可以壞心眼」、「要幫助別人」、「要待人找想」,
不然──「會惡有惡報」、「會被雷劈」、「會被別人討厭」、「會不快樂」,
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、「只要努力就會成功」的邏輯,
如此舒適、心安理得,只要我是好人,只要我善良,我就會幸福快樂。

但是當你長大了,當你來到大人的第二幕,你會發現,
其實父母和你一樣,都只是人,都會犯錯,
父母不再能告訴你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,什麼該做、什麼不該做,
而是你,必須決定。你必須選擇,必須判斷,並付出代價。
但是你並不孤單──無論如何,你絕不孤單。那些父母們變成了夥伴,
也許我們不再能夠確定什麼是對、什麼是錯的,但我們絕不會孤單。

拿女巫當作簡單的例子:
女巫把長髮公主鎖在高塔上十四年,因為她和王子相戀而處罰她,
長髮公主選擇離開不稱職的母親和王子過幸福快樂的日子,
然而因為過去的社交缺乏和奇特童年,長髮公主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,
發瘋、婚姻失敗、最後被巨人輾斃。
女巫該怎麼想呢?到底哪裡對了、哪裡錯了?
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願聽話?妳看看,這就是我所謂可怕的世界,
我寧可妳永遠是個孩子,不要去遇見什麼野狼、王子、巨人,
那我們就能過上平淡幸福的人生,不是嗎?
母親不知道,母親也無能為力。

所以No More這首歌到底藏了什麼玄機?
為什麼麵包師傅和父親和完這首,就重拾了回到孩子身旁的決心?

主角在老婆死後終於明白,這片森林──這個世界──並沒有什麼邏輯因果,
並沒有什麼意義,所以夠了,別了,該推開所有的人,該把心關起來了。
這時候,神秘人說:「我們失望、我們消失、我們死亡,但我們不會....」
「什麼?」
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,我和主角一樣,奮力思索著,到底「不會」怎樣?
我真的想了很久!最後,我「決定」(不是「發現」,因為,我想,並沒有真正的答案)
後面沒東西了。不是不會「怎樣」,而是我們「不會」。
我決定這樣解釋:we disappoint, we disappear, we die, but we don't, not really.
we don't disappoint, we don't disappear, we don't die.
為什麼?
大概是因為sometimes people leave you, / half way through the woods.
do not let it grieve you, / no one leaves for good.
再加上主角在第二幕遇見神秘人的時候說「我以為你死了。」
神秘人回:not completely(沒死透(?))。
其實不管是這時候的父親,或是最後的老婆,這些死人具象的回魂
都是在展現:一個人的生命並不只存在自己的身上,
(理性上來講當然只存在自己身上,就像女巫所說when you're dead, you're dead.)
而是我們都存在彼此身上,多多少少的。
(這是為什麼這是一齣仁慈的戲──並不是只有理性、只有道德,
 這世界上、人們心中,都還有不理性、有欲望、有自私自利小奸小惡,
 這就是我們,由我們來選擇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。還有更仁慈的說法嗎?)

不管我「決定」的解釋符不符合大家的預期,No More這首歌的主旨
大家應該都能夠認同:我們無所遁形。
神秘人第二段歌詞的大意是這樣:
走吧,我們逃跑吧,不再受到束縛牽絆;
走,逃去哪裡吧,隨便哪裡──但是哪裡呢?
你想去哪?如果沒有想要去的地方,那也只不過是在瞎晃,
製造更多難解──雖然不同──的問題。
當你走得越遠,只會對自己越來越不確定,
你只會感受到身後那些沒完成的事情,
在你心中留下無比巨大的空洞。

看到這裡,你就知道波蘭導演 Krzysztof Kieślowski 三色系列的《藍》(《藍色情挑》)在說什麼了。
三色:法國國旗的藍、白、紅,象徵自由、平等、博愛,
藍,自由,由茱麗葉畢諾許主演(天殺的演真好,女神!)
這個女人失去了丈夫和女兒,她決定離開一切牽絆獨自在世界裡遊走,
然而丈夫創作的音樂仍時不時出現在她的腦海中,她始終無法從這傷痛的枷鎖逃離,重獲自由。
但是這個自由是假象,如同No More一曲中所謂的逃避,都是假象。
因為我們心有所向、心有所愛,那我們就必然被所愛之人、之物牽動,
無從逃避、無法自由。所以,你想要逃去哪裡呢?要怎麼樣才能逃過你的心?

主角藉由和這位落魄失敗的父親對話,
得知自己根本無處可逃,這是我的人生啊,逃去哪裡呢?
所以他回到了孩子身邊,回去面對巨人。
(說到巨人,其實有點「大人」的意味,giants和children的對比可以意義深遠。)
迪士尼top fail就是刪了這首歌。沒有旁白,fine,長髮公主沒死,fine,
可是怎麼可以沒有No More呢?!完全不能接受。

(以免有人不相信旁白就是「父親」,請看麵包師傅最後的台詞,
 當他老婆的魂魄回來告訴他,說故事吧,告訴孩子整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,
 這時候麵包師傅說話了,他說的正是第一幕旁白的第一句台詞。
 除此之外,女巫這位理性界的權威也已經不下一次告訴大家like father like son。)

3. 為什麼孩子是願望?

因為這是一部寫給父母看的戲。
(沒錯!迪士尼!不是童話!!!)

不要不承認,第一幕的幕簾拉起的時候,你不是抱著一個「童話故事嘛,我知道一定會這樣這樣那樣那樣」的心態開始看戲的。

一直到第一幕結束,這樣的心態都還很健全。

然後在第二幕把它徹底羞辱、凌虐、打扁在地上。

《拜訪森林》用很多的童話故事告訴父母,其實他們也知道的事情:
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故事,你當初如何從孩子成為大人,
你當初遇到了哪些困惑、失敗與痛苦,你的孩子也會經歷,
所以請小心對待你的孩子,小心你對他們說的話,
這些話,也許漫不經心、可能無傷大雅,但也許有一天
這些話會讓你的孩子成為他們所成為的大人。

第一幕當中,那些小小的謊言、憤怒、僥倖、欺騙,
在第二幕成了重大的罪惡。

其實邪惡就是這麼一回事吧,
並不是哪個罪大惡極的人,
或令人不能理解的驚悚行為,
而是那些在我們心中小小掙扎後,
勝出而如願以償的魔鬼。

所以這齣戲是寫給父母的,因為父母至今仍每天面對著
內心小小掙扎與誘人的魔鬼,而我們都會有行使邪惡的片刻──
但是這些片刻將種在孩子的心裡面,
讓他們成為他們將成為的大人,去面對他們將面對的孩子。

所以
迪士尼!你到底在幹嘛?!

CAREFUL THE TALES YOU TELL
THAT IS THE SPELL

如果你們還沒有準備好要讓你們的孩子面對現實世界,
那就乖乖讓他們先在第一幕裡面爽就好了咩= =

根本錯誤示範!負面教材!還玷汙藝術!!!

(希望在這篇網誌之後我受創的心靈可以平復,
 也希望藉由這篇網誌能幫Into the Woods守住它的價值,
 不要讓它被魔法黑森林害慘了,算我拜託大家了 T口T 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ttabe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